2004年4月5日 星期一

影像作為勞工教育的利器-看高雄國際勞工影展舉辦的意識與省思


近幾年來台灣浮現出一大堆影展,大致可分為觀摩性影展以及主題式影展,觀摩性影展方面,例如我們較熟悉的金馬影展、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等,主要是介紹在國際影壇得獎作品、世界知名導演大師的縱身研究,當然還有突顯出地域特色及主題的作品觀摩等,著重於電影美學、導演創作風格、以及當代電影風潮之研討;主題影展方面,如民族誌影展、女性影展、勞工影展等,主要將電影視為突顯議題,形成討論空間的工具,重視影片的映後之相關議題座談、分享及探討,並且藉之鼓勵電影創作者創作該議題,以影像紀錄的方式成為歷史時代的見證,甚至也希望間接激起議題相關人士拿起攝影機建立其主體性,作為主動發聲的利器,影像舉辦的成效著重在是否引起對於議題的討論、大眾以及相關組織體系的關切、同時也作為議題相關人對於自我處境更深層的了解,希望能藉以激發出主體性思維,甚至進而改變原有不良的政策以及拆解既有的意識形態,可說是影像作為議題教育的體現。



勞工影展即是一個以現今勞工處境所引發相關議題為影像創作、紀錄主題影片的觀摩空間,也是個勞工集結發聲的管道,希望藉由音像組合或是紀錄所呈現出的類真實情境,提昇勞工階級意識,並且邀請學者、工會組織、勞工運動者、勞工、導演、製片等人士共同為勞工影像再創多元以及凝聚勞工相關議題之共識。



2002年,有工業重鎮之稱的高雄,由高雄市新勞動文化協會承辦,該組織由前台電公司工會理事長張緒中發起,並邀集學術、教師、醫師、媒體、工運界等關心公共事務人士,以倡導社會平權觀念,培養勞資人文關懷素養,建構新公民社會為宗旨,於五一勞動節舉辦了台灣第一次以「勞工」為主題的影展;以免費入場的方式進行,是為了吸引平日忙於工作勞工們走進電影院,同時也藉由知名國際紀錄片及劇情片的放映以及映後座談的方式舉行,透過電影欣賞,讓觀眾深刻了解不同國家的勞工爭取工作權,對抗資方剝削爭取尊嚴時如何地飽受困境,但能勇於反抗的精神,以作為最即時的勞工教育,現場座談也邀請曾經被資遣、解雇走上街頭抗爭的勞工現身說法,與現場觀眾互動,以產生實質共鳴。如今2004年即將舉辦第二屆勞工影展,而且是由長期關注勞工運動、關懷弱勢的導演羅興偕及製作人王秀齡共同策畫,兩屆的策畫單位更是一改影展策畫由影評人、學者主導,除了重塑策展權力的解放,也更清楚指出影展民主化、勞教意義濃厚目的。



 放諸世界,國外的勞工影展也並不是太多,由此可見勞工議題之影像文化仍有待建立及發展,以下介紹兩個較知名且長期舉行的勞工影展概況,第一個是從1997年至今已舉辦八屆的韓國的漢城國際勞工影展,是歷史最久也是最盛大的勞工主題影展,經費雖由韓國電影委員會、貿易聯盟以及媒體中心(MediACT)提供,策畫則是在韓國長期從事勞工影像紀錄的勞工新聞製作團體(LNP),該團體的自主性很高,每年邀請世界以勞工生活、抗爭、奮鬥為題材的影片,相對也提昇韓國勞工電影的創作的質與量;另一個是自2002年才開始在美國Santa Cruz舉辦的五月勞工影展(MAY DAY LABOR FILM FESTIVAL),其經費全部來自各學校、工會、非營利組織以及民間公益團體的捐款而來,可說是獨立自主為勞工發言的影展。





如果勞工影展作為勞工教育的大會堂,其所突顯勞工相關議題應更加多元,其中影片的主角皆以勞動者為主,切入角度也以受剝削或是位居弱勢的勞工角度出發,在敘事上能融入戲劇元素,貼近勞工生活面,喚起勞工自我意議,並且也能引發勞工起而捍衛勞工公眾權益。在目前可見的勞工影片議題,主要可分為下列幾項:



一、資方抗爭的教戰手冊-以勞工抗爭運動紀錄為主,例如《趣味勞資競賽:你儂我儂》,描寫底層勞工學習如何抵抗龐大的資本主義機器;《社長不見了》、《再生計畫》、《戰鬥陣‧戰前線》以及《美國夢》更是一個精彩的勞工爭權益的「範本」。



二、金飯碗的危機-以往勞工議題多以藍領階級為出發點,但隨著產業結構轉變帶來勞工權益的式微,《金生金世》即是對於1991年政府金融自由化政策的控訴,白領階級為保有起碼的工作尊嚴,以集體力量衝破禁忌,敲開工會之門,其勞工意識從此抬頭。



三、產業全球化的勞方夢魘-《美國夢》及《大亨與我》都突顯了在資本全球化的局勢下,工人集體行動的無奈;《解構企業》便是了解大型企業為追求最高利潤原則,不擇手段的見證;《全部帶回家》即是突顯了全球化背後的剝削性,瓦解了第三世界對於第一世界熱情投資的迷思。



四、少數民族的勞工權益-台灣原住民因原生活狀態與漢民族社會的文化差異,加上語言的隔閡,地處深山的文化刺激較少,相對地身處於漢民族為主的社會下求生存更是大大不易,失業所帶來家庭的破碎、社會問題,《給我一個工作》就是訴說原住民找不到工作自暴自棄的悲哀處境,《誰來聽我說》則描繪出原住民就業大多也只能從事高危險、低工資、無任何保障的位置的辛酸。



五、外籍勞工權益及處境-從李志嗇《浮球》呈現的大陸漁工在台灣港邊停泊不得上岸的非人道生活,以至這幾年台灣外勞議題,隨著傳媒以及層出不窮與外勞相關社會事件發生才得以被看見;徐小明的《望鄉》、李道明的《離家出走去打工》、以至柯能源的《牛》,皆是呈現外勞在台灣生活的處境、文化適應、資方的剝削、公部門政策的缺失。



六、勞工與性別-職場上的性別刻板化、女性升遷不易的「天花板效應」、性騷擾等皆是女性在職場上常見的困境,例如《玫瑰的戰爭》中三位不同職場階級受性騷擾女性的現身說法以及爭取尊嚴的艱辛過程;而在學校教書也曾為電工的女導演Vivian Price所執導的《打破成規:建築工地上的女性勞工》,便企圖從「女建築工人」這個特殊行業的紀錄與探訪,深入探討女性與其社會角色間的辯證關係,並試圖打破原有職場性別刻板化。



尚有許多勞工相關議題等待著藉由影像突顯、探討、釐清,目前在台灣與勞工相關影片,在量及質上皆有努力的空間,在如此講求快速經濟、追求功利的時代裡,影像創作者願意背負社會改革重擔,抵抗強大的資本主義機器,甚至自身出路也會遭受封殺的危機下,的確少之又少,所以藉由影展的舉辦,讓頗具社會良心的影像創作者能有機會發表作品,與觀眾對話,才可將作品意義及功能得以發揮的機會,同時也應進而激發勞工階級以其角度紀錄勞工影像,本文也藉之介紹國內外兩個持續勞工議題紀錄、創作,不畏強權的影像英雄,希望能激起更多勞工影像工作者的投入。



一、英國良心-肯洛區(Ken Loach
生於英國勞工階級的家庭,曾於牛津大學攻讀法律,並擔任過舞台劇演員,之後加入英國廣播公司BBC,成為電視導演的新兵,從此展開拍攝電視劇、紀錄片與電影的影像生涯;1979年,保守黨的首相柴契爾夫人大力推動私有化、經濟自由化的政策,並傾全力瓦解工會的團結權,使得英國工人階級的生活日益惡化。他認為拍紀錄片是面對英國勞工運動的危機、迎戰柴契爾殘酷的政策的最好方法,但在創作的路上卻受到禁播打壓或是苦於經費的衝擊;九○年代的肯洛區,在編劇好友們的支持,以及終於找到一對認同他理念的製作人與獨立的電影公司靠行後,開始穩定地進行電影創作;他的鏡頭依舊瞄準底層社會與勞工階級的生活,對人性的刻劃更趨細膩,同時作品一部接一部地得到各項國際影展大獎,更確定了他做為國際級導演的地位,知名作品包括《秘密檔案》、《底層生活》、《折翼母親》、《土地與自由》、《我的名字是喬》、《鐵路悲歌》、《麵包與玫瑰》、《甜蜜十六歲》等。



二、台灣街頭SPY-羅興階
羅興階(A-kai),未扛起攝影機之前做過售貨員賣照相機,演街頭行動劇,也做過美髮造型及化粧師,如今是個非學院、非體制、非主流的紀錄片工作者;曾加入「綠色小組」拍攝許多無數的政治示威遊行及街頭社會運動,自1990年起,以自己的力量獨立紀錄拍攝台灣街頭反對運動、勞工抗爭與環境議題,至今15年而不輟,代表作品有《勞資趣味競賽:你濃我濃》、《光榮戰役》、《往事只能回味》、《浪人》、《再生計畫》、《金生金世》等。


在現今台灣社會環境快速變遷的過程中,如何讓勞工認清、肯定自我的價值及尊嚴,從政治社會被支配者角色,轉變成為塑造公民社會的主人,應是勞工教育最重要的課題。而勞工影像可以做為在前線戰鬥勞工們的後盾,並且也可以成為社會改革的利器,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影像工作者關注勞工處境,勇於與社會威權機器抗衡;同時也希望除了影片觀摩外,也更能鼓勵勞工拍攝屬於自己的影像紀錄,使得影像紀錄、創作成為民主化的過程。



期待當勞工影展不需存在之時,每個身為受雇者勞工的大眾,便能自由仰首大步,抬頭挺胸,在職場工作上快樂任逍遙。


                                                                                         (本文已刊登在2004高雄勞工影展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