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轉載:網路談性 同志大戰異性戀

<台灣立報>2009-11-09 22:30:08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日前同性戀以及其他性少數者在BBS上的PTT性版發文,由於性版成員多是異性戀男性,因此也掀起大規模的同性戀與異性戀筆戰。參與其中的All My GAY成員顥中指出,這場筆戰引發了異性戀與同性戀如何共處的討論,也是可喜的現象。




同志發文引甲西之戰


這場筆戰的由來,是在同志大遊行過後,有人在性板上發表幾篇有關同志的文章,造成性版成員群起攻擊,而同志社群也不甘示弱反擊。顥中指出,後來筆戰延燒到Gay版,甚至演變成為相互洗版的局面,而BBS的鄉民更相互發動罷免性板、GAY版版主的運動。由於性版(暱稱為西斯版)與Gay版(暱稱為甲版)戰火一發不可收拾,還延燒到其他版面,網路上甚至稱這場筆戰為甲西之戰。



顥中表示,由於性版成員多是異性戀男性,因此當同志或性少數在性版上發文時,多以「滾回Gay版」之類的語言攻擊同志,因而引發一連串同志的回文反擊。而後同志社群又分為鴿派與鷹派,鷹派主張同志在性版也有發言並被尊重的權利,而鴿派則認為同志言論應該回歸Gay版。



同志跨界引發歧視


顥中指出,甲西之戰雖然只是虛擬空間上的筆戰,但其實反映出現實社會對於同志的態度。不少人不管是否支持同志,但都以一種「不要靠近我」、「不想理你」的態度面對同志。雖然社會氛圍看起來像是兩方相安無事,但太平的假象卻是兩者空間被分隔的結果。以BBS版上的生態為例,如果有同志有愛情方面的問題,上愛情版發言,通常不會得到善意的回應,只能在Gay版上抒發情緒。顥中強調,當同性戀跨界進入異性戀的空間時,其中的歧視與偏見就全部出現。



戰爭打入虛擬空間


同志諮詢熱線社工主任夜盲指出,同性戀與異性戀空間的戰爭從以前到現在多不勝數。最有名的事件就是1998年的AG健身房事件,就是因為附近住戶與店家不滿同志空間緊臨住家,因此警方方惡意臨檢同志健身房,並強拍裸照。夜盲指出,以往多是異性戀強行入侵同志空間,但甲西之戰卻是同志進入異性戀的虛擬空間,性質與以往的事件有很大不同。夜盲也強調,甲西之戰引發了同性戀與異性戀的對話,而不再是以前兩者不相往來的情形,因此這場筆戰其實具有相當大的意義。



顥中指出,雖然這場筆戰剛開始有不少不理性的辱罵,但經過一星期的筆戰後,已經開始出現理性討論的聲音,包括同性戀在異性戀社會中要如何現身,如何與異性戀者相處,異性戀者又要如何看待同一空間的同性戀等議題,其實也是一大進步。



不過顥中也表示,這場筆戰其實也可以發現異性戀對同志的觀感。不少人雖然表示支持同志,但只支持「去性化」的同志。社會可以接受兩個年輕男生唯美浪漫的一起喝下午茶,但卻不能接受同志也有「性」的事實。當同志的「性」被凸顯之後,反彈聲浪也就隨之而來。



先前發生的奇摩同志交友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顥中指出,以往不少同志在奇摩交友版面上進行交友活動,後來奇摩卻聲明,交友版面僅供異性戀者交友。因此同志社群只好轉往較為友善的蕃薯藤交友。當同志在公共空間被排斥時,只能在同志空間中活動。甲西之戰卻是同志第一次進入異性戀網路虛擬空間爭取權利的里程碑。



性別友善仍須努力


雖然性別友善空間這幾年喊的震天響,不過顥中也強調,在實際空間裡,如果有異性戀者侵害同性戀者的權利,往往需要權威介入保護,以免發生不幸事件。而在虛擬空間裡,同性戀者能在比較安全的環境裡,與異性戀者有言論上的碰撞,進而雙方找出共處之道。



夜盲也指出,很多年輕的同志,尤其是現在的大學生,可能認為社會環境對同志非常友善,不但同學都能接受自己的同志身分,也能有網路交友管道,實體空間也有如Gay bar等社交場所。但從甲西之戰就可以了解,當同性戀進入異性戀空間時,偏見與歧視並沒有消失。夜盲強調,同性戀與異性戀都得摸索出一條和平相處之道。

轉載:性別大補帖: 港都的彩色天空








港都的彩色天空 <台灣立報> 更新時間:2009-12-09 22:44:59


■王晧安(教育工作者)


上週六(2009年12月5日)走至電影圖書館附近,看到一面面彩虹旗飄揚,這裡擠滿了人,這是高雄市第3屆港都彩虹同志公民活動。下午園遊會湧入上千民眾參與。相較於去年園遊會稀稀落落的人潮,今年熱鬧得多,20幾個攤位忙得不可開交。


今年是高雄市政府第3年撥政府預算,並且提高預算支持同志公民活動,提供同志市民交流與活動的地方。雖然一年只有1天,但也相當程度地表達象徵高雄市公部門對同志市民的友善;第3年的活動,也表示公部門持續具體支持、關注同志的需求。


在大部分時候,同志們彷彿消失在城市中,在政府部門,在學校,在醫院,在社會機構中,在商店,沒有人特別去關注同志的需求與存在。同志們期待被看見,受到正面的對待,希望不要被當成「異常」、「異類」,不用擔心別人的眼光,能自在地做自己、過生活。


今年臺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及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所的攤位,就特別以「同志友善港都」作為主題,與市民們分享高雄有哪些對同志友善的地方。同志友善的地方,不一定要是同志開設或是專為同志開設的地方才是同志友善的地方。像是放有同志友善的書籍、文宣,歡迎同志朋友公開展現親暱動作的地方,貼有六色彩虹旗的地方,會特別關注到同志需求的地方,都可以是同志友善的店家或機構。


像是飾品店、服裝店,是否會照顧到同志伴侶的需求,設計同性伴侶的情侶組合,而不僅是為異性戀男女規劃的情侶商品。對同志友善的醫療院所,是否提供同志友善的服務,不假設有伴侶的人就一定是異性戀,允許同志伴侶同行問診與探視病人。遊樂區的情侶優惠活動,是否含納同性伴侶,或僅限異性戀伴侶。圖書館、書店、漫畫店是否有同志的圖書、影片可供閱讀、租用或購買,借用或購買時會不會招受異樣眼光等等。社會機構是否準備好面對如何妥善地處理同志家庭、同志伴侶可能遇到的特殊脈絡情境的問題?


同志們期待一年365天,在任何城市,任何地方都能受到友善的對待,不因為自己的性身份與主流異性戀不同而受到任何的異樣眼光。有時候,這只是同志們小小的需求,卻好像變成大大的奢求。同志們往往要的只是平等的對待,卻需要經過努力與爭取,才能滿足這樣小小的期待,而異性戀伴侶卻可以輕易地獲得。異性戀真的應該好好珍惜這樣的權益,並對於同志期待的生活感同身受。


高雄市同志公民活動預算今年增加,臺北市預算卻年年遞減,希望同志權益能獲得更多的重視,持續讓臺灣各地都看得見對同志友善的彩虹天空。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詩練習06-疑情


成天漫心荒雨


邂逅愛情神話


你低頭不語


只是 輕聲唏噓世事不公


的因子作祟


不讓我愛


翻開壓箱的舊傷口


互舔著


幾度歡愉落寞


螞蟻翻過烏托邦城牆


找尋他日的積糧


卸下塊狀的知識


提筆  直奔荒蕪的天際

詩練習05-晚安越南

箱般的電梯 泛黃嘰嘎著記憶迴旋


碩大的家房 堆疊來自家鄉的回憶


天主聖母矗立 祈禱異鄉勤奮遊子


逝去的愛人 杵著安詳笑容 回應


華人歌聲迴盪 繞梁不絕於耳 連接


思鄉的感傷 膠著東方之情 壓抑後慢慢渲洩


20年青春投注藝都之南 日日13工時沈重擔負


窺見黝黑糙質 皺紋浮露


親切靦腆 綻放喜兒光采


TOULON 水手過客輕蔑 踐踏真情


遊客暫居挑逗 抹殺純樸


唯有 移民的浮雲 靜靜忙碌 塑造烏托邦聯


偶而 相聚把酒憶往 根未忘 努力仍在


法屬越南 親親不捨 道晚安

詩練習04-再見阿爾勒 Good-bye Arles




佈滿萬紫千紅色彩 矗立千年狂妄大石


相交成 一座古且新的空間


鄰近的雜種混血 延伸血腥根源


鬥牛之於競技場 西班牙之於羅馬


中施展人類原始魔力


插入肉  崩出血 獲得滿堂喝采


梵谷式的激奮 染紅寂靜小鎮


黃色明亮活潑 薰衣草般悠閒情調


紅色激情暴力 普羅旺斯多情香料


適合旅人心靈駐足 對話


Arles 靜闢隆河畔


優雅熱情
 
緩緩姿態 煙沒

詩練習03-堅持 掙脫

懊熱與冷酷


外在氣候與內心場域


粉稠僵制困境


熟悉脫疆 狂奔下


傾向拾取昔日彩虹羽翼


縱容著 髮絲飛散


糾結情緒


在細雨綿密的人行道


橫躺姑息命脈


破敗堅持


持走他方




荒謬煙沒聖堂


眼翼翅膀依舊


搜尋


屬於它的差異快感

詩練習02-無關囈語




屁在屎的急促催使


氣韻生動  散播認同


自我的屎  有機出軌


傾聽水的囈語  輕慢


漩渦迴盪   天旋地轉


崩落屎的原型色彩


重塑  悠遊情懷


波希米亞式的再現愛情
---------------------------
潰瀾肢體密佈  緊縮私密空間


天國之門盡啟  古鐘旋律震耳


城垛   扶梯    摩磳   思緒

詩練習01-藍”非”藍


憂鬱 感傷中理性色彩





卻如紅般狂野盛開


嬌小身軀 滿是物慾沈浸


跺著細跟 顛著腳尖


豐臀左右搖擺 散發原始的呼喚


虜獲男身 浸淫慾望相互糾纏 取暖於逸樂


志願插滿世界國旗 成為的無國界實戰論者


藍與性 金錢 權力 屬於形而內外的問題


無關乎 藍的屬性 只是


藍亦非藍


混色而糾結 光鮮俗艷


終究 藍打敗了自己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電影節主權與政治介入





《愛情的十種條件》與高雄電影節的機緣,要說到一個朋友目前旅居澳洲墨爾本,她向今年(2009)高雄電影節策展人推薦這部片,策展人即表示該部已於今年四月寫信邀請,但未有回應,因此她與另一個藝術家朋友便積極在墨爾本參與邀片事宜,終能讓該片在台灣放映。所以在這個邀片過程中,並非如某些新聞報導所指出,是高市市長陳菊的政治伎倆。

不過藉由這個事件,讓許多關懷藝文活動或是台灣主體性的政客/部落客/藝文人士/人民等,皆開始討論/思考:藝術活動主權,經濟,與政治之間的關係。雖然這樣的討論,無論在大眾傳媒或是部落格甚至是網上論壇上討論得沸沸揚揚,但終也在高雄電影節放映該片以及「更重要」的新聞所取代下落幕。

不過,我所關心的是,歷經這個事件,引發討論是否能繼續化為未來行動的堅持?經過這個事件後,是否能引發台灣藝文活動界工作者或是出資/支持的政府單位,對於藝文活動主體性以及藝文活動工作者的自主性,能有更深入的思考?或是在現今台灣數十個影展的策展人或組織成員,能重新思考,未來在其策展主權可能受到政治介入時,該如何因應?在墨爾本電影節受到中國施壓時的因應,以及墨爾本及澳洲政府所作的回應,甚至引發一連串世界其他影展工作者的對話,或許可以提供台灣政府與藝文活動策畫者,作為該議題深思及因應對策的奠基土壤。


以下兩點是來自該片製片對於高雄市府及台灣所發出的「嚴厲」聲明:

第一、《愛》片是受高雄電影節邀請於「影展期間」播映,而不是在高雄市政府擇日播映,任何人都不應在未獲授權之前決定此事,否則影片製作單位可能會提告抗議,將成高雄市國際醜聞





第二、《愛》片被挪到影展期間「之外」播映,代表政治領導藝術言論自由,這更是大大重傷台灣得來不易的人權與自由價值,萬萬不可!




以下這篇文章《觀光可以振興,人權豈可退讓?》由旅居澳洲墨爾本的朋友撰寫,如下:


中國無所不用其極抵制關於維吾爾族領袖熱比婭‧卡德爾的紀錄片《愛的十個條件》,墨爾本城市與影展單位抵擋與中國天津市斷交與中國電影撤片等壓力,依然按照原定計畫,於影展期間完成播映活動。四月即決定邀請《愛》片參展的高雄電影節與高雄市政府,如今面臨同樣情況時,竟做出不同決定。



當中國抵制墨爾本影展時,世界輿論紛紛站出來聲援影展單位,美國「紐約客」周刊以「我們都是墨爾本人」為題呼籲世界各國影展應力邀《愛》片參展,不應向操弄藝術與言論自由的中國政治黑手屈服,澳洲國會議員Michael Danby、Bob Brown等人不分黨派,也站出力挺人權與言論自由,要求藝術應獲得的尊重。尊者達賴喇嘛更讚譽熱比婭‧卡德爾是為捍衛人權自由的和平主義者!因此當高雄影展將播映《愛》片的消息一傳開,世界藝文焦點馬上轉移到高雄市身上,因為台灣是繼墨爾本影展之後邀展、更是華文地區第一個播映《愛》片的國家。



然而高雄市政府為了保全人權與言論自由的面子,同時要消彌爭議、挽救觀光,竟決定將《愛》片挪移到影展之前於電影圖書館播映,冠冕堂皇的做法,以為影片草草播映就沒事了,實際卻傷害到此部影片應獲得的尊重,更自砸了台灣長久建立的言論自由招牌!加上此片是高雄電影節邀請於「影展期間」播映,而不是來高雄市「到此一遊」,任何人在未獲影片製作單位授權下,都不應該轉移在影展期間以外播映此片,我們不是共產國家,請給予藝術最起碼的尊重。


高雄市政府說自己很努力了,但我們看到的是市政府「消彌爭議」的努力,卻沒看到「捍衛人權與言論自由」的努力,《愛》片為什麼不能跟其他78部電影享有一樣的平等待遇?為此,網友也發起「高雄電影節「如期播映」《愛的10個條件》」網路聯署: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091909425700



我們都知道陳菊市長為了爭取人權與言論自由耗費青春歲月,同樣的,熱比婭‧卡德爾也是為了維族人應獲得的人權與自由奮戰打拼,兩位都是令人敬佩的女性,於情於理,高雄市不僅要播映這部影片,更要在影展期間播映,以此行動捍衛得來不易的言論自由,我們衷心期待,畢竟一失足將成千古恨,觀光可以振興,言論自由豈可退讓?

有關澳洲墨爾本影展對於此事的處理態度以及美國紐約時報針對此事件的立場,請見美國洛杉磯的Blog "Alternative Film Guide" 以及澳洲影評Luke Buckmaster的 Blog "Cinetology" 中專文討論,或是上該影片官方網站


相關文章:


高雄電影節再播4場 「熱」片 ...

熱比婭效應─兩部紀錄片 退出高...

退此一步,後患無窮

熱比婭效應 言論自由?...

支持創作者組工會,保障其勞動權及生存權

一個不支持創作者的國度,要如何發展文創產業?而如此所形成的「文創業」恐怕只是讓資本家與政府繼續剝削創作者及其作品,以製造出「商品」的短視近利的策略罷了。




如果創作者常得為五斗米而折腰,那麼其創作力必會因此減損;請政府拿出長遠計畫,在建立文創體制,發展其產業時,必需回歸到支持創作者,確保其基本勞動權,讓其創作力能加乘,才能真正健全發展文創產業。



準備好了嗎?為什麼他們(我們)沒有職業保險?影片會串,歡迎上載你的支持影片
影片會串


更多了解及支持,請上種植藝術Blog

2009年7月7日 星期二

2009倫敦同志遊行

在同志遊行中,總少不了扮裝皇后們的誇張裝扮


這裝扮很美國,好像在某遊樂園的員工裝扮


科技裝扮也在遊行現身,增加趣味


把英國國旗穿在身上,倫敦同志遊行的活廣告


在遊行前,花車上的人物正在補妝,這隊公主與王子多甜蜜


名人領軍同志遊行,雖然我對這些各人認識不多,經友人解說,有知名的女同志喜劇演員,同志人權資源社運者,還有前古巴總統的女兒等


同志遊行少不了的精神標誌,彩虹旗


陸軍弟兄代表,其實那天陸海空代表都來了,還有消防及救護車代表

攜手一起上街遊行,忘了是那個團體代表啦!

看這位妖嬈的老年同志團體代表,領軍在前


stonewall石牆組織的年輕一族


流浪貓狗保育團體也來參一腳,因為很多同志都有貓女兒狗兒子


為人權發聲的國際特赦組織,兩個小孩也來身援


這穿著真符合那天炎熱的天氣



跨銀行工作人員的同志團體,活潑相貌跟平常「專業」樣貌真得不同



在遊行未開始前約兩小時,我就到了遊行前端的新聞人員服務點報到,在領了張記者牌後,喝了嗎啡振奮精神,準備迎接一天的奔波體力大考驗。

在遊行未開始,記錄這些準備遊行者也是件有趣的事,忙著補妝,接受記者採訪,或是發呆閒逛。等到遊行一開始,個個像是爭奇鬥艷的花朵,相互較勁,希望能獲得觀眾及媒體最大的目光。

在跟著遊行隊伍後,跟2007年Brighton的同志遊行及台灣的遊行相比似乎差異不多,尤其是出場序,大概依照名人帶領遊行隊伍,彩虹旗,花車,然後是各個職業代表及團體代表。只是在倫敦這個英國首都,每個出場類別及參與人數多了一些,最後結束在市中重要的交通樞紐點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Brighton則是結束在景色宜人的Preston Park;台灣當然也是行經台北市中心, 不過倒是少了職業代表,這還得繼續努力讓同志權益在各行名業繼續發聲。

結束約莫兩小時的遊行,接下來四個在倫敦市中心廣場成為慶祝同志的歡樂點,有兩個廣場為長達六小時的演唱會,一個是在soho 區封街成為露天「街舞」狂歡場地,另一個是女同志樂團組成的演唱會。在演唱會歌手接力之間,許多同志權益資深者上台喊話也有許多支持同志權益名人上台加持。還有晚上的clubing整夜狂歡是少不了的。

有人認為同志遊行已日趨歡愉化,似乎喪失了原本的社會運動意涵。但同志遊行展示的是:從過去社會對於同志的羞恥(shame),同志將之轉為驕傲(pride),在遊行這天,拋掉過去悲情社會黑暗角落的意象,呈現鮮明多彩歡樂的氣氛,以集體現身告訴社會不能忽視他們的存在,同時佔領公共空間來宣誓他們也擁有在公共現身的權力。對我而言,集體出現就是一種力量,就是一個不能抹殺的聲音,也是一個真實的存在,事實上用歡笑力量來展示同志的驕傲正是現今社運的策略之一。這樣的策略不只在歐美,已經在全球各地仿效,用這樣的方式,全球正串連同志的聲音與力量。

更多的2009 倫敦同志遊行

2009倫敦同志遊行-護欄內照出的風景

遊行隊伍經過倫敦藝術大學學區,看來二樓是絕佳觀看的VIP包廂


這兩位妹妹像穿著劇場服出場,不過這樣的服裝此時並不顯得誇張。因為整個遊行無論在護欄內外都像是嘉年華會。


當我示意為這群有型年輕人拍照時,看這粉紅妹馬上擺出專業姿勢。看來哨子及彩虹旗是遊行必備行頭


海軍服辣妹外加撐著瓢蟲傘的可愛弟



這位老兄雖然站在觀眾群裡,不引人側目才怪。粉紅色應該是他的最愛





上星期朋友邀約去參加倫敦的同志遊行,擔任新聞工作人員,其實只是幫忙拍照。在英國手邊只有玩樂記錄用的相機,當進入拍照專用區,跟在現場數十位手拿專業相機的「攝影記者」實在相形見絀,尤其又是現場唯一的台灣代表,這...還真有點拿不出手,怕壞了台灣科技之島的名聲啊!

因為有了記者證,在遊行時,能夠拍到平常可能同為觀看者難以捕捉的鏡頭。這文主要想貼幾個在護欄內拍到的觀眾,發現跟遊行隊伍一比也不遜色,先選個幾張貼出來分享囉!

下一則,接著分享此次遊行有趣的部份。

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單車宣傳週 Bike Week

「單車芭蕾」Bicycle Ballet

「單車芭蕾」Bicycle Ballet

「單車芭蕾」Bicycle Ballet



配合Naked Bike Ride 活動,Birghton & Hove 市政府將今年訂為行走及單車年(Year of Walking and Cycling 2009), 衍生出一系列活動。除了在前面文章提及的「單車芭蕾」Bicyle Ballet 活動外,還有在藝術電影院Duke of York 放映有關單車的電影 ,在這個Brighton & Hove Bike Week (14-22 June 2009)網頁中,可以免費看到在Birghton & Hove拍攝以單車為題材的實驗短片是 "An Art of Movement"。


除了之外,為了鼓勵上班族騎單車,在這週的兩天早上,在兩個據點,騎單車前來,就可以享用免費早餐,本來冒充上班族去領早餐,因為很好奇到底提供什麼樣的早餐,後來還是忘了在早上出門囉!還有在這週的假日,在海邊及市中心安排兩處免費診斷腳踏車的服務(Bike Doctor),並且提及「超便宜」的換修服務,同時也鼓勵你了解腳踏車的構造,自己動手修,自己動手組裝。另外,週末假日的家庭騎單車活動,也是培養單車族兼家庭休閒的好方式。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在這週所有位於Birghton & Hove的腳踏車店將同步播放當地樂團音樂,透過這個單車週變成一個幫當地樂團宣傳的平台。

透過分享Birghton & Hove 的Bike Week活動,或許可以激發未來台灣相關單位在籌辦單車活動時有更多的巧思與創意。


星期天在Brighton市立圖書館前演出的「單車芭蕾」Bicycle Ballet,推出的舞碼以老少咸宜為主。因為拍到後來相機沒電,無法呈現完整的演出。不過看看這些片段應對創作者如何單車如何與芭蕾結合有些想像。

Bicycle Ballet01

Bicycle Ballet02

Bicycle Ballet03

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集體裸騎單車暢環保 2009 Naked Bike Ride in Brighton

遊行隊伍行經Brighton市中心的Waitrose超市。


這老兄應該是馬戲團代表,這特別的單車也是此次遊行爭相拍照寵兒之一。



真敬佩這個女生的創意,在遊行隊伍中,讓我為之一亮,造型可愛訴求也很清楚。


任何環肥燕瘦,年輕或老年身體,在此時都成為行動的表達。

用身體當看板,寫/畫上訴求,直接又方便。這個活動不只是年輕人,不乏看到中老年人也來「身」援。

這個活動,連孕婦都身援了。這孕婦真的很酷!


動物裝扮,在遊行中還是相當討喜。看這四隻豹裝扮的年輕男女


右邊的裝扮呈現怪異氣氛,還不時掛著她的銀色娃娃!


雖然這個活動以裸體為主,但也接受這樣搞笑的裝扮。


這兩位像是西部牛仔裝扮,看來還不賴。



六月十四日,星期日,天氣真是很配合正要發生的活動,那就是一年一次的Naked Bike Ride。這是個自由參加的盛會,在中午十二點至一點半之間,大夥陸續來到集合場地The Level(一個位於市中的公園),有的人邊裝飾自己,邊野餐,外加音樂及樂團,還真像是個戶外音樂野餐會,只是大多的參與者真的如這活動主題,裸體者多。在這個連攝影者、腳踏車維修服務區人員都一絲不掛氣氛裡,那時穿戴整齊還緊穿外套的我,在這個裸體綠地野餐盛會中,真的有點不太相稱,雖然我也打算參加這場盛會,但這溫度對我來說,還是有點冷。在出發前半小時,發現陸續又有許多單車進來,開始卸下衣物,「身」援這場活動。

這個活動並不是Brighton獨創的活動,而是世界性的活動World Naked Bike Ride,目前已有170個城市20個國家加入這行動,主要突顯單車及行人需要更安全交通環境,並希望更多人加入單車行列,減少對石油的依賴以及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這是一個用集體身體行動的行為展現,參與者用身體表達自己對環保的訴求,用集體歡樂的氣氛來訴諸減少車子,多騎單車的建議。全部騎程約兩小時,穿越Brighton 及Hove市區後,直往海邊一起游泳玩耍,作為這個活動的落幕儀式。

後來我只參加了前一小段,因為雖然艷陽高照,但穿得不多的我騎車時還真覺得太過涼爽,鼻水直流,再者是論文寫作期間玩耍總是帶著莫名的罪惡感,對於尾隨而來'Bike Week'的眾多活動,希望在一天之內能玩耍完畢,所以就溜去觀賞另一個表演活動:單車巴蕾。這是用單車作為發想而發展出的芭蕾舞戶外演出,三十分鐘的過程中,演出時而幽默搞笑,時而激情浪漫,時而抽象寫意,算是戶外闔家觀賞的好劇目。也讓我想到台灣正在鼓勵大家騎單車時,不妨這是一個藝術介入宣傳的好方式。對我而言,看到原來腳踏車也可以跟芭蕾搭上線,對於芭蕾舞者而言,或許也是一個創新嘗試,而對於宣傳更多人騎單車的活動裡,有藝術活動加持,不會落入太過刻板生硬的宣傳模式。

下一文章,我將介紹這個Bike Week,除了「單車芭蕾」外,Brighton如何發揮創意?

Brighton 的鳥兒們

這就是防止鴿子建立家園的凶器之一,在大樓外牆裝設這樣的裝置,但真是是夾縫中求生存的鴿子還是有辦法在這重圍中築巢,如此建立「家」的渴望與努力真令我佩服。

這昂貴的升降機,我通常在火災場景時看過,但現在他被用來拆除外牆的鳥巢。

經過我窗口的升降機,準備拆下在我房間窗口上方的鳥巢,其實我真的一點也沒感覺也沒受鴿子家庭的騷擾啊!為何把他們拆掉?



住在Brighton,鴿子與海鷗等許多鳥類似乎與人類共處/夾縫中求生存的環境。我想這應該是許多有人居住之地,其他動物的寫照吧!在以自然景觀保存為傲的英國,似乎也上演著這樣的戲碼。

在都市化觀光勝地Brighton,這裡的鳥類也養成如何在這個環境中生存的方式,在海邊渡假過後的食物殘餘以及店家未綁好的垃圾袋就是海鷗覓食的方式之一;夏日的露天咖啡座四周也常看到一群海鷗正等待人們掉落的食物成為今天他們的佳肴;或是擺放在窗邊的晚餐,若窗戶忘記關上,可能人們回頭發現今晚的晚餐已經被海鷗不知不覺吃走!甚至有的海鷗當起了搶劫者,就在人們手裡拿著食物正享受但又不那麼專心之際,例如跟朋友講話而手裡卻拿著咬了一半的漢堡或是放在身旁的午餐盒,這時他們常來個「強劫食物」的行動;所以在這裡,在戶外享受之際,人們得注意這個突來的搶劫者。

至於鴿子,好像沒看過他們等待過人類的食物,大概不太合他們胃口吧!但他們卻喜歡在人們的住家外牆上或在人們的陽台上建立自己的家園。我住在這裡的房子,之前就聽過住在這裡逾三年的室友提及,她得定期去客廳陽台及窗口趕準備建家園或休憩的鴿子,因為她們把這裡當家後,吃喝拉造成糞便堆積到陽台排水不良而樓下淹水的狀況;或是在求偶季時,不時在外牆咕咕叫,影響睡眼品質,所以「趕鴿子」變成住民必備的工作。而我有時倒還蠻享受鴿子在外玩耍生活的場景,大概是生長在台灣都市沒什麼機會親近鳥類的補償作用吧!

前幾星期白天突然升降柵梯經過窗外,我好奇看著兩個大漢乘著這梯往那裡去,後來在我窗口健斜上方停下,將鴿子辛苦築好的窩在外牆拆下,當時看到還真替回來發現家園不見的鴿子擔心,但似乎又無能為力,同時也看到人們還真大費周張利用昂貴設備進行「人為破壞」。

雖然都市鳥們似乎也進化得不錯,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至少我待在這裡的幾年,沒覺得鳥兒們數量減少。看來強勢的人類可能還是繼續主宰這環境,鳥兒們只能繼續在人類生活環境下求生了。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被觀看的愉悅、身體距離與文化差異


在2008年的新年早餐,我跟朋友討論到前晚New Year Eve 去clubing的體驗,她問我「昨晚有許多男性一直圍著我們,你有什麼感受?」,我回答:「像昨晚這些男性圍著我們,眼神一直極力想跟我們有目光接觸,我通常保持沈浸在自high的情境裡,而他們無法跟我有眼神接觸,過一會兒,就會無趣離開,尋找下一個對象。」



我又繼續說著:「這就是為什麼我比較喜歡去男同志舞廳,這樣可以避免掉這樣的麻煩,然後隨著舞曲自High得很開心;因為在異性戀的舞廳,常常在自high時,突然有人從背後摟著你的腰來個兩人舞蹈,或是突然一隻手抓住你的手,想要跟你一起共舞;剛開始我被這突如其來的身體接觸嚇到,有點手足無措,後來一位朋友告訴我,只要肯定say No,就可以解除這尷尬的情境,這是透過我在英國及法國舞廳所遇的狀況所習得的,不過這個狀況在台灣似乎用不上,因為大多男性還是較害羞,只會一直看著你,得具足勇氣,才敢有所行動。」



朋友接著跟我分享,她在英國的文化觀察,她說「西方女生很enjoy被看的愉悅,這應是婦權進展的一大步,因為這是對於自身身體形象自信的結果;而身體接觸是西方社交的一種方式,他們從小就開始在學習。縱使你看兩個人已經舌吻打得火熱,其實只是在當下彼此感覺順使的行為,調情只是種社交行為....」



我認同女性能在公共空間自在地運用身體展現吸引力,應該視為一種公共空間的自我身體操控權從父權手中的重回的表現;同時能自在地表達並享受自己的慾望,也是女性情慾自主的方式。但對於關於西方女性enjoy被觀看是婦權進展的一大步,我仍是有疑問的;因為女性如果仍是被男性觀看下的客體而非主動觀看的主體,女性的自信還是來自於「被男性觀看」在量上的累積;而女性為了獲得更多的男性觀看所贏得的「光彩」,女性的外表、態度及行為的展現,便只能持續附喝在男性所設定下的女性價值標準。我認為或許女性透過追求男性設定的女性美,可以贏得較多男性的追求;在求愛的過程中,女性看似握有較多的權力籌碼,但最終還是在男性所訂定的女性美框架內游走,看似自在,握有權力,其實仍在這有限框架中。



英國女性無論環肥燕瘦都能很自在地穿得低得不能再低的低胸或是背後全露的衣服,走在街上,有時在想,是無論任何體型的女性都能接受自己的身型所以能自然展現?不過看到BBC仍繼續製作節目展現女性身體在塑身、整型與保養品使用後的神奇效果,我想英國女性對於自身任何身體皆有自信的想法,可予以排除。那在街上的英國女性能較於台灣女性裸露程度相對自在地展現身體曲線,又有什麼背後的意涵呢?而這樣身體自然裸露在量上增加時,是否能降低男性對於女性身體的偷窺欲望?還是為了引起「男性觀看的慾望」才能獲得男性追求?抑或是這樣的裸露正是流行服飾與父權聯手進行的陰謀?因為服飾設計讓女人裸露的重點還是不離胸部及背部,透過這樣的裸露反而變成了女性胸部/背部競技場,而女性也在這樣的服裝設計下被告知「何謂性感的所在,並且應朝往這方向去,才能獲得男性的青睞」。 當然我尚未深入作這樣的研究,僅就我的觀察產生疑問及試圖的解答。



這樣的社交方式的確也存在著文化差異,至少在英國及我所生長的台灣文化,女性對於身體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在我們文化薰陶下,身體距離相較西方女性是大得多,不太習慣跟人有太多的接觸,更何況是陌生人,也更別提及在pub or club這樣的場所,身體接觸所產生的諸多跟「性」有關的聯想了;更何況好女孩是不會出入這樣「聲色場所」(這也是在英國的pub or club很少看到東亞臉孔的原因之一吧!其實英國人出入pub就像我們去茶坊/泡沫紅茶店一樣正常,而club文化正是他們解放自己/社交的場合,就像我在「即興舞蹈多快活」一文中提及這樣空間是符合人性也應該有必要存在)。即使在親人或是好友之間,身體接觸也很少發生,好像身體接觸只能在愛人之間才能合理存在。

記得我跟朋友們提及我17歲就開始混pub,他們開始對我的純樸外表「另眼相看」,好像跟他們想像中的「壞女孩才去舞廳」的想法違背;但就連我這個在台灣被稱之為「聲色場所常客」,對於身體距離,相較在英國的女性,還是保守許多。


另一位朋友提及土耳其人的肢體接觸是一種親密行為,這行為不止在情人之間,更是在親人及好友表示「愛意」的方式;她分享有一次她男友跟一位許久未見的好友相處的情形,兩個180公分的壯碩的男性在談話時,不時握著手又摟摟抱抱...我心想,如果是華人朋友們看見這情景,大概會覺得他們兩人是同志吧!但這樣的身體接觸是最直接表達友善/愛意的方式,而我們的文化使我們的身體禁忌也壓抑了彼此間情感的表達。

英國女性是否真的喜歡被觀看?或是他們是透過相互觀看作為初級社交,接下來的挑情作為進階社交方式?或是如我在本文前段的質疑,或許以上皆非,畢竟要理解一個文化堪稱容易?目前尚不敢有所定論;但至少在每個文化中,身體距離的文化意義皆不同,若透過自身文化便輕易下評斷直指何種文化的優劣,恐怕只能稱為自身過於主觀的想像與詮釋。

2009年1月29日 星期四

T Mobile 與偶發藝術-商業與藝術的結合 T Mobile and Happening Art



從Time Out 上連結了一個由英國手機公司T-Mobile 策畫的藝術活動,雖然這是個廣告,是個手機公司與藝術家共同策畫的藝術/企業形象活動,但也是個'偶發的藝術事件',而這個偶發的愉悅應該只有在這個藝術事件發生的地點與時間-伯明翰的利物浦街車站早上,那時正在車站逗留或等待的人所享有的。當然這個演出事件看似偶發,實際上是經過數月數百人的努力而有的結果;只是在演出發生的當下,剛好親臨此時刻地點的人們是以偶然相遇的心情迎接這演出。很可惜,我無緣在那時刻親身感受到突如其來的藝術甘霖,幸好有網路影像,透過小小影像框過過癮,想像如果是自己是每天必須在這個車站往返通勤,趕時間及為生活打拼的情緒應該跟車站作了情感上的連結,但我相信如果有幸與這次的演出相遇之後,或許對於那些通勤的人們將重新對於這個車站有了不同的印象與情感。

在YouTube上的lifeforsharing可以看到製作群、排演、過程以及演出後的觀眾回饋。在英國時間2月16日晚上9點10分在Channel 4也將看到完整的演出。

這樣的藝術與企業結合的事件,只是藝術企業結合的一個例子。

在台灣國藝會這幾年努力為藝術與企業兩邊相互製造機會媒合,這兩邊的人們,或許是藝術家結合知識分子的兩袖清風,也或許是企業家對於藝術為「閒閒沒事幹胡思亂想結果」的刻板印象,長久以來有著溝通上的鴻溝:企業人總認為藝術跟「賺錢」「企業經營與發展」無關,而藝術工作者也認為企業人「不懂藝術」,所以長期以前台灣的藝術只能仰賴政府不穩定的文化預算,但這樣的單一依賴政府補助的藝術創作,恐怕對於藝術發展也陷入另一危機,同時跟政府打交道,對於藝術人士又是另一個難題,這個部份我會再另文分享。

藝術創作者常以向企業「募款」而非「合作」心態,而企業也認為與藝術並非合作而只是社會回饋。也因為這樣,國藝會在剛開始以「國藝之友」設立「文馨獎」來鼓勵企業支持藝術或與藝術合作,但這只是針對企業單方面在企業社會責任與藝術合作的努力/鼓勵;後來在前幾年開始舉辦「藝企合作工作坊」,由已經輔導企業與藝術合作數十年經驗的非政府組織英國A andB協會主持這工作坊,以企業及藝術工作者分別招開工作坊的方式,並分享他們協會促成的成功案例,算是台灣第一次有機會能透過有經驗的國外單位進行交流,在活潑實務演練的過程中,讓兩方對於彼此角色、認識、與溝通有重新的了解,也藉此初步建立兩方網絡(我有幸參加藝術工作者的藝企研習營,再另闢文分享這打破迷思的過程);這幾年設立藝企網算是一個提供藝術與企業彼此認識的網站,除了開始介紹台灣藝術與企業合作的案例,以本土實例繼續推行「藝企合作」的想法外,同時也匯整許多世界藝企組織資源、國內外企業及藝術檔案。

從T-Mobil例子,可了解藝術與企業並非兩個不相干的領域,而是可以相互協助相互激盪相互為社會激起更多驚奇難忘經驗的時刻。生活藝術或是藝術生活便是從這樣的合作出發。

註1:文章開頭的第一張照片是在Brighton市區的眼鏡行拍攝的,透過裸露的嬰兒天使佩掛著店裡的眼鏡商品,呈現詭異的氣息,成功吸引行人的駐足。這樣大膽展示商品的作風,真令人印象深刻。

註2: 文章開頭的第二張照片是在Brighton市區一家男服飾店的櫥窗,看起來就像一個錄像藝術裝置作品展覽。在數個小monitors上輸流播映著抽象看似無敘事連結的影像片段,以及利用即時錄像所錄下的街景或是駐足觀看的行人影像的結合;同時在櫥窗中央戴著帽子的男性頭像不時轉動著。如此櫥窗除了展示這個店的商品外,也呈現出這家店的獨特品味,我想經過的人很難不被這特殊氛圍的動態錄像裝置而多駐足一會兒,甚至可能就不自覺好奇進到這家店囉!

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停止以色列在加薩的戰爭罪行?Stop Israeli War Crimes in GASA?



從一月中開始,Brighton市區的Clock Tower每天中午及下午各兩場的祈禱(Vigil),在鐘塔上張貼著用A4紙張印出目前在加薩已有多少人受傷及喪生,白紙黑字印著日漸增加的數字,為這個聖誕節後的shopping季節添上了些許嚴肅及哀傷的氣氛。

在台灣,我想很少有機會涉略到中東的歷史,除了媒體不斷報導戰亂外,其實在我們的教科書上很少提及這個地區的現代史,對我而言,對這個地區有些許了解來自有一年紀錄片雙年展作了中東主題,那時看了許多該地區的影片,老實說還是相當模糊,只知道基督及伊斯蘭教兩者一神論的宗教爭論,引發這個地區產生世代仇恨,加上後來以色列建國,又有西方強國加持,造成常常以國家界限擴張/維護並且挾帶著宗教之名為由,引發流血戰。記得在一部影片中令我印象深刻,因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國土的重新變更,世代居住在這個區域的巴國人,後來因為這個土地變更給以國的決定,迫使這些人得遠離熟悉的家鄉,多年後他們重新回到過往的家鄉,其記憶仍歷歷在目,只是這次以外國人身份回去探望「家鄉」;我想這樣的國族認同擴大到影響個人的區域認同經驗,應該不斷在國土紛爭的區域中上演著。之後又因為薩依德的書《鄉關何處:薩依德回憶錄》'Out of Place: A Memoir',又喚起對於這個地區的認識。

而這次的加薩在峰火數十天,傷亡人數千人的不幸事件,在Brighton 引發一連串扼止以色列繼續以武力入侵加薩惡行的行動,包括抵制購買在英國各大超市的以色列食物,兩週前的一次遊行活動,以及利用網路影像與加薩連線公共對談;同時在 Sussex校園從這個學期開學至今兩週,也陸續舉辦許多的座談、捐款活動,還有許多網路串連行動,而且在進入學校正中央的人文學院也掛著巴勒斯坦的國旗。加上每日BBC新聞邀請的評論人,大多評擊此次以色列攻擊加薩有許多不人道做法還有似乎趁此次戰爭繼續擴張國土的動機(不過後來也引發許多人的不滿,認為BBC應該秉持中立原則)。而同樣的事件,在台灣的中文新聞所報導的面向,卻是說哈馬斯不願停戰,而加薩的死傷像是巴勒斯坦人自找的。

對於這個地區還是不甚全盤了解的我,若這段期間身處在英國及台灣兩地,透過媒體報導,應該會對於此事件有不同的見解,而對於巴勒斯坦及以色列也有不同的刻板印象。而大多數的我們都是透過媒體來認識世界,並累積媒體提供的知識來建構世界。

若我們不懂得各家媒體背後的意識形態,了解我們所接收的訊息從何而來?恐怕媒體的力量與偏頗繼續左右著我們的想法。不過話又說回來,又有多少人有意願且有時間願意去針對新聞事件作更深入的了解呢?除非是研究者或是所學相關者,不然我想應該很少人有這閒功夫吧!

對我而言,公民的媒體識讀仍需持續教育,且公民對於媒體的監督也相形重要。這或許是相當烏托邦的想法,但如果有愈多人有其共識,相信離這烏托邦世界也相距不遠吧!

2009年1月26日 星期一

留學生的轟趴文化與廚藝




留學生的生活中,利用各種名目開轟趴是最常見的社交方式,像是某人的生日、畢業回國、搬家、聖誕節、中秋節、新年啦!反正中西方的節慶個人生活大小事都可以當藉口,讓一群(暫時)的離散者能群聚在一起,解鄉愁也好,交換資訊也行,或是交友/物色對象的機會。因為這裡在外用餐實在太貴,大部份來自台灣的留學生對於此地的酒吧舞廳文化也不熱衷,加上平日大家居住分散各地又忙於課業,尤其是獨自離群索居的博士修道士生活,所以轟趴應該最省荷包又是最適合老少咸宜葷素不拘的方式吧!

最常辦轟趴形式就是pot-luck,意思是每個人帶一道菜,如此也不會太傷主辦人的荷包,況且常常會有人又外帶一堆朋友加入而讓食物飲品不足的窘境;在這樣的pot-luck or kitchen party(因為若主辦人住學校宿舍,廚房通常是聚會的場地), 每每最讓參加者的頻頻驚呼連連的,是大家準備的佳餚,中西式皆有,家鄉味更是讓在場的人邊吃邊直呼「真幸福」的料理,然後大家開始交換食譜作法,這也算是參加轟趴的一大收獲。接著各自回去自己練功,或許在下次轟趴或是找三五好友展現所學成果,也因為這樣,很多原本在台灣從不(不需)下廚的年輕學子們,除了課業外,自己動手做食物,不管是西方、印度、中東、地中海等異國料理,或是思鄉的台式/中式料理,便成為大部份留學生必修的課程之一。

留學生們就在這一次次的轟趴、小小聚餐、或是平日得自己動手料理三餐的機會中,增長不少廚藝,如果是台式/中式料理,還會因為有些食材在英國不易取得而有創意的變化,或是學習異國料理時,也會自動調整成國人口味,難怪每每轟趴總是座無虛席,是個祭五臟廟,大塊朵頤的好時機。

在這裡愈久的留學生,他們的廚藝指數也跟留學時間成正比,許多家鄉口味料理都經過他們一次次不斷試驗修正的結果。例如有位朋友,她從十六歲就來英國,有次跟大夥去看電影,她為大家準備胡椒餅及包子,當我咬下那外脆內多汁的胡椒餅,還真的感動得痛哭流涕,真的太好吃了,而且口味不比台大附近有名胡椒餅差,而那包子更不用說,讓我想回去自己開始做包子;還有一次大夥讀書會後的例行聚餐,她說端出自己做的蘿蔔糕,煎得外皮脆又可以吃到白蘿蔔的味道,真是了不起;還有吃火鍋時,她自己做的貢丸、燕餃;還有朋友端出三杯雞、紅燒獅子頭,甚至之前有台灣人聚會一起完成刮包使命...當然這些家鄉料理一端出,驚訝聲、讚歎聲是對於這些料理及製作者的稱奇讚美,然後又是向製作者請益食譜的時刻。

還有的朋友,為了省錢大作戰,自己做起土司、披薩、義大利麵條,成為三餐主食;或是有的朋友喜愛吃甜食,利用這裡每家必備的大烤箱做出各式蛋糕、甜點,所 以在每每轟趴時刻,前菜、主食、甜點、甚至飲品都不缺,各國料理大聚集。反正在異鄉,要吃什麼都由自己主意,有人專攻家鄉料理、有人則是從外國朋友那兒學 到各國料理,而搜集各家食譜,不管是從各國朋友、台灣留學生學到,還是來自許多食譜或是料理製作心得分享的blog。

在台灣我也喜歡下廚,但我不喜歡看食譜,一方面是懶,二方面是我一向不喜歡太過制式的操作方式,所以常常是看冰箱有什麼食材就隨意組織成一道菜,但是到了 英國得三餐自己料理的生活,過去的自行亂料理的方式有時還真變不出什麼花樣,所以現在我也加入食譜做菜一族,去買菜前就先想好可能要煮什麼,然後將食材買齊,當然有時也會利用家中剩下食材,然後從網路食譜中激發菜色。在異鄉,每每從力行飯菜做菜中,或許當樂趣、當創作、當博士修道生活犒賞自己或是當社交的一種方式,廚藝的確精進不少,同時味蕾的接受度也因為接受到較多的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的食物而加大,但對於家鄉食物的依戀仍是那些異國美食無法取代的。

其實,對於平日在台灣食物取得太便利的我,還真不知這些食物的來源、做法,好像以為那些食物天生就是那樣的形狀,那樣的味道,似乎已經遺忘這些美食是透過人類創意及歷代製作者不斷改良而成的。在台灣,對於美食的追求,常是透過收集那家餐廳、小吃名錄,但卻不了解這些美食背後做法或是親自力行實踐,對於美食,似乎只能服膺在資本主義商業操作下的餐廳名錄作為初選,再加上人際或網路推薦還有自己荷包的考量作為複選,最後再親身品嚐作為自己口味下的名錄;而對於動手做,這個人類本能,卻逐漸失去,有趣的是,卻要在外食昂貴的國家中生活,這本能才意外復得,實在諷刺。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戀書癖



從小我應該是一個喜歡電視甚過於書籍的人,記得常看到午夜十二點唱國歌才願意關掉電視,起身準備睡覺,跟書籍的接觸僅於應付學校考試成績,在那樣制式化填鴨的教育下,讓我對於書沒什麼好感;相較於朋友的書香環境真是天壤之別,她說從小圖書館及書店是她玩耍休閒的地方,這也造就日後她與書籍的友好關係。而我,去圖書館,是在國中時期為了準備高中聯考才開始的;去書店是為了準備插大才開始,說來說去自己好像跟這些空間是種「工具關係」,都是為了某種升學/考試的目的,但有趣的是,我是戀書癖。

回想起來,這樣的癖好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記得在唸大學時,剛好遇到美國對台灣的著作權施壓,許多沒有版權的書籍開始用五折、三折的價格銷售;那時大概因為「打折」的吸引,開啟這樣的癖好,在這樣的時機買了幾本書開始,回去翻閱再三覺得實在划算,如獲至寶,接著食髓知味陸續買了許多書。

研究所時期,圖書館的藏書以及給研究生的借書權限夠充足(可以借四十本書,一次一個月,最多可以續借六次),繼續開啟這個逐漸浮出的癖好。猶記得自己每每去學校圖書館很興奮地逐一以目光橫掃書名,覺得有趣就先從書架下拿下,先讀背面的簡介及推薦,再看目錄,若還是感到有趣,便啟動我的研究生福利;就這樣,在碩士時期開始當數十本書籍的書奴來往學校及住處之間,,雖然買書的速度相形漸緩,但戀書的程度又增加。

碩士畢業後,步入職場工作,習慣於身邊有書海的愉悅,此場景不在,頓然失落感空虛感油生,那時工作有了收入,加上高雄圖書館分佈零星及藏書量過少,費時又費力,我對書的依戀的方式轉移到書店,尤其是誠品,從那時開始,閒暇時刻養成到書店閒逛的習慣,看看有什麼新書出爐,隨手把玩間想佔有它時,便又把它帶回家,擺在家中的書架上,像是彌補在碩士時期養成的在書堆的滿足感,去書店、選書、把玩書、把書帶回家、放在書架上,偶爾拿出來把玩,變成一種習慣或依戀。後來收藏的書已經爆滿整個房間,後來為了能陳列心愛的書,只好犧牲睡覺的空間,將雙人床丟棄,然後又加上幾個書櫃,從此我的房間成為真正的「書房」。

工作之後,加上喜愛到處玩耍的個性,其實能讀書的時間並不多,每每望著四週書櫃上的書,僅止於把玩或閱讀書中前言、幾個章節。看書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買書的速度,記得有一天父親到我書房,看著書櫃滿滿快爆出來的書籍,問我:「買這麼多書,都有看嗎?」,我回答:「當然沒有,但書在身邊,想看時就能隨手拿出來看啊!」多麼希望有時間能把這樣精心挑選的書籍吸收到我腦袋,但事實上,自己把後來的生活搞得更加繁忙,又要教書、又要創作又要策展,能讀書的時間愈少,但買書的慾望愈高,似乎是種內在渴求。後來發現書實在買太多,加上每日不斷從各種管道來的資訊,深深感受到自己對資訊過多卻無法有效吸收的焦慮逐日增高。為了減低這樣的癖好,有一段時間還不斷用各種藉口讓自己少去書店,希望能減少自己這樣的焦慮以及對於「知識」的依戀。但,結果是失敗的。

後來開始講授影像課程時,因為收集教材所以買了一些電影DVD,這樣的舉動又開始引發我內在的「收藏癖」,戀書癖擴大到了影音產品,在那之後的五年,光是電影收藏,無論是影片還是光碟已經數百片,搞到後來這些影片把家裡客廳佔據了,遭到家人的抗議,最後跟家人商量重新規畫客廳及餐廳空間,把我的這些收藏列入考量,買個櫃子及矮櫃來收藏這些影片,從此客廳、餐廳空間又有我的戀物癖痕跡。

因為有太多收藏,消化或是一一把玩機會相對減少,在出國唸書之前,整理書櫃及影像櫃時,發現幾本/幾部重複購買的書及影片,其實我不意外但也覺得荒謬,覺得自己是個不盡責的收藏家,未能好好照顧這些「物」。記得朋友來我家中時,看到書被擺放的方式,灰塵滿處,還有因為缺乏主人的關愛而開始以書漬抗議的幾本書,她說替這些書籍好心疼,讓身為主人的我還真是滿心自責。那時在腦中興起一個想法,就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應該讓自己的收藏發揮最大的效益,就像朋友提及某人類學教授與友人共組一個朋友內部圖書館,未來希望能有一個空間,讓這些書、影音產品能受到最大的照顧,也讓他們能帶給更多人心靈補給。

出國唸博士,剛開始因為外文書籍太貴,減低不少買書的機會,想想不妨利用這樣時機去除這樣的「壞習慣」;不過本性難移,除了以自助影印以時間勞力換取金錢的方式來累積書籍外(後來一個朋友提供學校教職員用的影印機密碼,在密碼尚未更換的數月間,常常重複著從圖書館搬書影印工瘋狂舉動);還有這裡的charity shop也變成我平日閒逛的去處,以找尋二手書替代買新書的慾望,總之,買書的衝動仍在,可以想像在回國之後,兩邊的書籍加起來,大概得努力賺錢來添購更多書櫃收藏他們,或是另尋空間去安置。

關於我的戀書癖....還樂在其中。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街頭即興好快活


在新年的第一天去了倫敦,在Govent Garden區走著閒逛時,耳間傳來庫斯多力卡的電影《地下社會》音樂,興奮地追尋樂音的來源。一群看似大學生的樂團正演奏這曲調,愉悅的節奏讓原本圍成一圈的行人中,有人情不自禁地進入圓圈中的空地手足舞蹈,帶動現場氛圍,也讓演奏者更起勁一首接著一首,陸續行人變成即興的舞者;原本只是在街角的街頭樂團表演,變成佔據十字路口的路霸的嘉年華會。

隨性起舞的行人

這樣即興隨興找樂子的方式,是十年前開始自助旅行歐洲至今最大的感受。在公共空間這樣的隨興,是一種放鬆的方式;在公共空間展現自己的身體,舞動得開心,是培養勇氣也是自信的方式;這樣的方式,也讓現代人在高壓力生活下能取得平衡。或許街頭藝術以及嘉年狂歡華會並不來自台灣文化的根,縱使現在台北及高雄已經可以接觸到街頭藝人,但在公共空間被訓練要規矩有禮貌的我們,欣賞的成份居多,參與其中的少;也或許因為我們不慣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擔心有違「謙虛」美德,或是「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又不專精,何必在別人面前丟人現眼」的想法阻斷這人類應有的本性-聞樂起舞。


或許有一天,試著放開這些道德眼光,盡情感受樂音與身體的舞動,當成在一天當中遇見「美好的一刻」,必有不同的心靈感受。

再記:
說到街頭藝人,在當時遇見的幾攤表演中,有一攤是由一位華人現場演奏笙,並且在現場賣CD,當時在這些藝樂音此起彼落中,西方藝人的音樂大多選的是歡愉快節奏或是浪漫的情歌,頗能引起一般人的共鳴;但這位華人演奏哀傷的樂音,又獨自在寒冷黑暗的廣場中吹奏著,那時真覺得這樣的惆悵應該不會是西方人大年初一想感受的吧!果真看到西方藝人前總圍著一群行人/遊客,大家開開心心地哼著歌或是隨意起舞;對照之下,這位華人孤獨的寫照,只有稀稀落落行經的人們的短暫駐足,真不禁替這位演奏者感傷起來。

2009年1月3日 星期六

你看那個光,就是那些光








昨晚從Reading的近三天的旅程回到Brighton,走在平常從火車站回家的路上意外的寂靜,少了平常上下班來往的人群,一個旅人形影單隻更顯寂寞,因為知道此時英國人還在「過年」,除了家庭聚會就是在pub裡跟朋友喝酒聊天。

在旅行結束後疲憊加上三度的氣候,通常我的心帶動的身子只想快速奔回溫暖的窩,有著舒適雙人床以及等待我的小兔;但在經過一條只有左側有房舍的小街道時,竟然被接連一串串窗戶景色給吸引住,來回在這街道走動欣賞著,對我而言,真是給冬日旅人最好的禮物,也像是在冷冽的冬日裡意外得到的溫暖、欣喜及悸動。

在這街道上,一戶戶人家的窗戶突然在此時幻化成一幅幅的風景。在夜裡,旅人遇見這條小街應該都會倍感幸福,而我像小女孩進入童話世界般的雀躍,幸好相機還僅存一些電力讓我能拍下這份意外的驚奇。

除了這驚奇外,也令我思考著:在台灣,我們是如何在視覺上呈現在許多節日意象的?是否也可能有如此的「市民集體美學」展現?是否也能讓旅人行經時有著駐足不前的動力?而這樣的舉動,看起來並非是由地方公部門所發起的,也沒有張貼著在台灣的活動常見的「紅布條」總要標示著這樣的德政是由那個單位發起。

這個不起眼的街道竟然在這西方聖誕、新年假期,重新披上創意溫馨的外衣,給過客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