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撿拾樂



記得2006年剛從學校宿舍搬到民宅時,因為是沒有附家俱的房間,所以非常便宜。雖然室友贊助我一張桌子、衣櫃、以及床,但總覺得若有書櫃或是另一個桌子,就可以將房間的空間規畫一個休閒吃飯區。為了實現這個「想法」開始展開每天出遊時的「撿拾樂」。其實在英國撿拾免費的家俱、用具、家電等並不是太難,只要多在住宅區四處遊走,便常常可以看到在房子與人行道間,放著 「尋找新主人」的用具,陸陸續續地,我撿到了一張壓克力小桌,made in Taiwan的大茶几,書櫃兩個;當然這些用具在我2007年回台灣做田野時,又把他們放在房子外頭,希望他們能找到好人家啦!

這次回英國,英國這樣的善意文化還是持續著,包括家中蘋果樹收成時,會把蘋果摘下放在門口一個籃子裡,在一張小紙片上手寫 著' Take them by yourself',或是在我住的大樓入口處,總到搜集到上個月的各家雜誌,也在路上撿了個黑色圓鐵桌及和式桌來裝點現在的窩。

最特別的是,在聖誕前夕,我打算當 M&S咖啡機的新主人,它獨自在入口處的窗口上,身上貼著「前」主人留的紙條,希望有人喜歡就把它抱走。這個十人份的咖啡機,應該在「前」主人打算替它尋找新主人前,作了一次清洗,看起來跟新的一樣,因此我決定寫一份聖誕卡片,除了祝賀佳節愉快外,也回謝它的「前」主人並且告訴他們我會好好照顧它滴!

一直很喜歡這樣的「物盡其用」的感覺,對於經濟不佳者,持環保理念者,喜歡充滿歷史感的二手物者,或是像我這樣的不算短暫但也不打算長住的異地人,除了能到處享受撿拾樂外,由各個非營利組織設立的慈善商店也是挖寶的好去處,再加上每星期日上午在火車站後方停車場的跳蚤市場,提供可買可賣的時機,除了省不少錢外,也秉持不浪費的原則。

想想這樣的撿拾及捐贈文化,甚至慈善商店在台灣設立的可能性?我問許多在這裡唸書的友人,他們總以負面回應:因為我們的文化塑造我們怕用「來路不明」的物品,不知是否是死人用過的?或是放下蠱/咀咒過的?擔心會因此遭來橫禍?還有面子文化,好像用「二手」品就比用新產品矮人一載,在尊嚴(其實是面子)上掛不住;甚至你想要把「新的沒用過的」物品送給別人,都還擔心是否會被人嫌不好或是次級品?如此的想法更遑論是用過的東西?除了送慈濟,垃圾筒大概是最方便也是最終的所在。我想基於種種對於「二手物」的想像與背後賦予的文化意義,似乎這樣的善意文化,無論是送或是撿,能在台灣落實有點困難。

想起在台灣家中堆滿許多百貨公司贈品、獎品、或是因為家中三人到外地就學添置的用具,在畢業後又將這些可用的家具、家電堆回家裡,還有塵封二十幾年母親的舊衣舊物,可以想像一個空間裡充滿物品,沒有留白的地方喘息;我想這樣的花粟鼠情景,應該發生在許多台灣人家裡,當然這樣的狀況,除了這些物品「無法送人」,「丟了又可惜」外,對於勤檢、物資不豐的上一代而言,「堆積物品」作了正增強,彷彿像是「物產豐饒」「衣食無缺」的象徵,也是安全感的來源。

「捨不得」便是「堆積」最有力的藉口或是政治正確的理由。

別被Brighton 的陽光騙啦!



這是從房間及客廳窗戶拍的景色,陽光灑在綠地上,常讓人想沈浸在和熙微風與暖陽下,悠閒在樹下看著書或發呆,真是人間一大幸福啊!尤其在全年有兩百天下雨的英國天氣,艷陽高照可是上天的恩賜,是難得出遊的好時機。

看看這照片裡的景色,若沒有伸手試探一下外頭的溫度,或是還沒看穿Brighton陽光的本性,在暖氣房裡以「視覺想像」外頭的溫度,常以為應該至少有十五度以上吧!然後常常就隨手拿件外套,心想終於能暫時不用穿得像熊一樣笨重地出門,便迫不及待出門享受這可能稍縱即逝的陽光,當打開門走出去時才發現,我咧!還真的冷得皮皮挫。

在號稱全英陽光最多的Brighton,在冬天,我常上演樣的戲碼,結果換來的是感冒連連。所以別被Brighton陽光的假象騙囉!像今天查了BBC網站上的氣象3度至-1度,有多冷呢?縱使全身裏得暖暖的,鼻水無意識地直流啊!照片上還真無法感受這樣溫度的冷吧!其實看看照片裡公園的樹僅剩樹身再以常理判斷冬天英國的平均溫度,或上網查一下氣溫,就不會那麼容易被「陽光」誘拐出門啦!來自熱帶地區高雄的我,還是保險點,厚重大衣、手套、及帽子還是冬天出門保身必備,反正包得像回教國家女人走在路上也不會引人側目滴!